為了改善潤滑油的低溫流動性,除了生產中的脫蠟方法外,小編告訴您,更有效的方法是在潤滑油中加入降凝劑或粘度指數改進劑。添加降凝劑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降低油品的凝固點;粘度指數劑的加入可以改善油品的粘溫性能。低粘度、低凝固點的輕餾分原料可以生產出低溫性能好、高溫高粘度的油品。
潤滑油的粘度隨溫度變化,特別是在低溫下,高粘度潤滑油的粘度變化更大。對于低粘度潤滑油,雖然低溫粘度小,低溫性能好,但高溫粘度小,不能滿足高溫潤滑的需要,而高粘度油在高溫下粘度較高,能夠滿足高溫下的潤滑要求。但低溫下粘性大,發動機能量損失大,起動困難,給嚴寒地區冬季車輛的使用帶來一定困難。
添加粘度指數改進劑可以明顯改善基礎油的粘溫性能。根據工業潤滑油廠家對比,中粘度基礎油不添加粘度指數劑。與在低粘度基礎油中加入粘度指數劑生產的多級油相比,在高溫粘度基本相同的情況下,低溫粘度的多級油遠小于普通潤滑油。顯然,粘接劑潤滑油的粘溫性能比普通潤滑油要好得多。
粘度指數改進劑是一種聚合物化合物。在礦物油中,其分子隨溫度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狀態,影響了油的合理性能。在高溫下,添加劑的分子膨脹、流體力學體積和表面積增大,溶液中的摩擦力增大,對油的粘度影響不大。粘度指數改進劑是根據不同的形態在不同的溫度下對溶液的粘度產生影響,從而改善油品的粘溫性能。